课程简介
《提升数字素养 赋能智慧课堂》课程大纲
课程介绍: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这为我们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推动教育转型发展、改革创新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当前,数字化正引领教育变革和创新的新浪潮,催生了数字教育新业态,必将持续深刻影响教育发展,既给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新挑战,也为教育变革和创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完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提升教师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识、能力和责任,教育部研究制定了《教师数字素养》标准。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该如何运用数字思维,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因材施教,形成基于全过程数据的教育评价机制,让数字教育惠及所有学生呢?
本课程六个章节涵盖了教师数字素养基础认知、数字化教学设计、数字化教学实施、数字化学业评价、 数字化学科优化五个版块。为提升一线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和教育数字化方面的能力,本课程主要围绕《教师数字素养》标准中的数字化应用一级维度,帮助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教学设计、资源开发、学习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促进教学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章节设置:
第一章 教师数字素养基础认知
1. 教育数字化历程
2. 教师数字素养内涵
3.《教师数字素养》标准解析(1)
4.《教师数字素养》标准解析(2)
5.《教师数字素养》标准(全文)
6. 拓展资料:联合国教师数字能力框架
7. 拓展资料:欧洲教育工作者数字能力框架
8. 拓展资料:基础教育教师数字技术能力框架
第二章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
1. 平台基本功能介绍
2. 德育资源应用
3. 课程教学应用
4. 课程教学资源应用
5. 作业活动工具应用
6. 学生评价工具应用
7. 教师教研工具应用
8. 精品课资源使用
9.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汇总
第三章 数字化教学设计
1. 数据驱动教学的重要性
2. 学习情况数字化分析工具应用
3. 图文数字教育资源采集与处理
4. 拓展资料:AI在线处理图片工具
5. 音频数字教育资源采集与处理
6. 视频数字教育资源采集与处理
7. 混合学习教学设计理念
8. 混合学习教学设计实施策略
9. 创设混合学习环境数字工具应用
10. 数字化教学设计工具应用汇总
第四章 数字化教学实施
1. 数字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活动优化(1)
2. 数字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活动优化(2)
3. 利用数字技术资源优化学情诊断
4. 数字化教学工具:希沃白板
5. 数字化教学工具:ClassIn
6. 数字化教学工具:课堂有点酷
7. 数字化教学工具:101教育PPT
8. 数字化教学工具:WPS教学工具
9. 数字化教学工具:Worldwall
10. 数字化教学实施工具应用汇总
第五章 数字化学业评价
1. 教育大数据的内涵与独特性(1)
2. 教育大数据的内涵与独特性(2)
3. 拓展资料:What is student data
4. 教育大数据采集技术
5. 教育统计的核心概念与关键指标
6. 学业数据分析工具应用(EXCEL、SPSS)
7. 借助问卷星快速进行SPSS分析
8. 学业数据可视化简介
9. 学业数据图表类型及应用
10. 学业数据可视化工具
第六章 学科优化数字化工具推荐
1. 幼儿园教学数字工具推荐
2. 语文教学数字工具推荐
3. 数学教学数字工具推荐
4. 英语教学数字工具推荐
5. 物理教学数字工具推荐
6. 化学教学数字工具推荐
7. 地理教学数字工具推荐
8. 生物教学数字工具推荐
9. 科学教学数字工具推荐
课程老师介绍

陈菲菲,苏州市金阊实验中学校英语教师,中小学英语高级教师,苏州市区学科带头人,苏州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苏州市数据分析师,获评江苏省“基础教育精品课”省级精品课、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评比一等奖、江苏省信息化教学论文一等奖、未来教室课堂教学课例比赛大市一等奖、连续两届苏州市微课比赛一等奖等。多次执教省市级公开课,并曾担任“领航杯”江苏省信息化教学优质课大赛评委;多篇论文发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基础教育参考》、《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等省级刊物,论文《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初中英语学习活动设计的策略》获得“教学月刊·2024年中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一等奖。多次受邀围绕信息技术融合英语教学进行省市讲座,在国培计划、中央电教馆培训中交流信息化教学经,曾受邀参加“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2024新教育国际学术会议的分论坛会场中作题为《新教材遇上AI新智慧:以译林版新教材阅读课为例》学术报告。